#01
每個人耐冷程度不同,穿著僅供參考
實際案例:
03月名古屋、04月北九州賞櫻、07月東京(富士山)
10月大阪、10月東北賞楓、11月京都賞楓、11月北海道(雪)、12月東京
賞櫻該怎麼穿? (4月 13°c - 24°c)
#02
賞楓該怎麼穿? (11月 9°c - 21°c)
#03
雪季該怎麼穿? (11月下旬 1°c - 8°c)
#04
日本冬天,室內、車內一定會開暖氣,11月 - 3月溫度都差不多,穿一般長袖,室外依照不同月份,溫度不同,穿著不同的外套,春、秋天日夜溫差大,晴天陰天溫差大,搭配不同厚度的外套 + 毛帽 + 圍巾。
室內有暖氣,從戶外到室內,一定會脫外套,如果只是穿著厚重的衣服,一到室內會很熱,脫也脫不掉,一流汗再走出戶外吹風,容易感冒。
有些人很喜歡穿笨重的厚外套,無法因當天天氣來調配,認為穿多,總比穿少好,內層又是不透氣的衣服,走幾步路開始流汗,內層衣服濕掉,再吹風,容易感冒。
小朋友其實比大人不怕冷,體溫較高,大人總會怕小朋友著涼,拼命加衣服,隨便動一下就汗流浹背。
到底該如何才不會容易感冒?
只要把握2點原則,不論在日本,台灣,還是世界各地,天氣怎麼變,都能應付
(1) 冷了就穿,熱了就脫 → 這不是廢話嗎?
體感不會騙人,將自己溫度維持在一定的溫度,太陽底下很熱,陰天及樹下有點涼,晚上會冷
(a) 針織杉 + 羽絨外套 → 一般錯誤穿著,穿不住也脫不掉 (一整天從早穿到晚)
太陽底下穿針織衫很熱,樹下有點涼+羽絨外套太熱,脫掉有點涼,晚上+羽絨剛好
(b) 薄長柚 + 風衣or 小外套 + 羽絨外套 = 洋蔥式穿著
太陽底下穿薄長柚,樹下有點涼+風衣or 小外套、晚上+羽絨剛好
(2) 保持內層衣服乾燥。
悶熱流汗、衣服溼透吹風易著涼,保持乾燥也不易失溫。
以上文字說明,可能會看不懂,沒關係,請看下文圖文解說。
以上重點簡單來說就是:洋蔥式穿著,洋蔥式穿著
” 洋 蔥 式 " 穿 著 因為很重要,所以說三次!!!
#05 montbell 富士山登山裝備
什麼是洋蔥式穿著?
Ans:排汗 + 保暖 + 防風
內層:排汗 = 透氣,薄 T,或短柚
中層:保暖層 = 羽絨外套、刷毛外套
外層:防風外套 = 風衣、大衣
小提醒:羽絨外套,不能跟毛衣一起穿,產生靜電,羽絨會被吸出來。
洋蔥式穿法不是登山運動穿著的專利,對旅行者來說,除了能適應室內外日夜溫度大幅的變化以外,也可以有效利用行李箱的空間。
以下是這幾年去日本的穿搭照片說明及氣象。
《 10/18-22 京都 9° - 21°c 》
市區有太陽很熱,樹下陰天微涼,晚上小冷,郊區陰天微涼,晚上很冷 (10/17-18 下過大雨)
#06
11/21 稻荷大社,上午晴天,秋天七分袖
【京都賞楓】Day.04-1 伏見稻荷大社,跟著千本鳥居眺望京都
#07
11/21 奈良,下午陰天約17°c,秋天七分袖 + 很薄的圍巾搭配 ( ↑ 同天)
【京都賞楓】Day.04-2 奈良與鹿有約;東大寺;奈良斑鳩1dayチケット
#08
11/19 嵐山常寂光寺(郊區靠山),昨天下過大雨,濕氣很重,陰天微涼,薄針織 + 薄軟殼外套(透氣防風)
#09
11/20 貴船(郊區靠山),晚上很冷 10°c,薄襯衫 + 羽絨外套 + 薄外套 + 圍巾 + 毛帽
【京都賞楓】Day.03-3 季節限定『貴船もみじ灯篭』;貴船神社;でんべ
#10
紅葉前線跟櫻花前線,都是隨著氣候,從北到南慢慢蔓延,也就是說,各地適合觀賞紅葉或是櫻花的溫度應該會很類似。
《 10/15-19 東北 10 - 22°C 》
#11
10/16 嚴美溪 17°C,郊區舒適,短袖 + 薄風衣、七分袖針織(有洞洞很透氣)
#12
10/16 中尊寺 22°C,正中午大太陽更熱,短袖 or 薄 T + 短褲 ↑ 早上的風衣直接脫掉很方便,像我穿針織在太陽底下就有點熱,想脫也沒辦法。
#13
10/17 前森山 (APPI 纜車) 早上山頂 (H1304m)不確定幾度,早上08:43手機氣象顯示 6°c,短袖排汗杉 + 化纖外套 + 毛帽,化纖外套很像羽絨,但材質不太一樣,雖然沒有羽絨保暖,但是不怕靜電跟濕,還有一點防風效果。
賞楓季,記得一定要多帶一件厚外套,早晚真的很冷,尤其東北住滑雪飯店,附近很空曠,也就是鳥不生蛋,不論是夜遊看星星,還是早上搭纜車都保暖。
#14
10/17 八甲田山,早上十點半,太陽很曬,不確定幾度,但是很熱!!!短袖
#15
10/17 奧入瀨溪,陰天溪邊,微涼 短袖 + 襯衫 + 風衣 這天的衣著很像在洗三溫暖,冷、熱、涼、晚上又很冷,洋蔥式穿著,熱就脫,冷就穿,男生長襯衫微涼也能當外套穿。
#16
《 4/1-4/6 九州京都 16° - 24°c 》
市區有太陽溫暖,晚上微涼,郊區陰天微涼,晚上小冷。
配備:短袖 or 薄長T+ 薄外套 or 風衣,跟賞楓季的差別是:10.11月早晚比較冷,需要厚外套及圍巾。
#17
白天適合穿短袖,天氣很好。
#18
或者是薄長T
#19
市區晚上微冷,加一件薄外套或風衣即可。
【春櫻北九州】Day.03-3 由布院,九州限定 鄉野間的精靈 油菜花田裡的紛飛櫻花
#20
飄雨的由布院、阿蘇山,手機氣象顯示:氣溫15°C (體感溫度17°C) 薄外套 + 短柚
#21
《 11/24-11/30 北海道 1 ° - 8°c 》
《 12/18-12/20 東京 -1 ° - 12°c 》
《 03/10-03/14 名古屋 1 ° - 14 °c 》
剛好 ↑ 三個不同地區,三個不同月份,溫度差不多,穿著也差不多,我們去的時間剛好都是雪季前後,體感大概就像在台北寒流 (8-13°C)來的時候,因為台灣濕氣很重,就算比日本溫度高 5 - 10度,體感上也是差不多,台北寒流穿什麼,來日本就穿什麼,僅使用在這三個時段,其他月份以後有機會去再新增。
#22
夜晚的函館山,風大很冷 長柚 + 薄羽絨 + 大衣 + 圍巾 + 毛帽 ( +手套)
【輕雪北海道】Day.1-2 函館山百萬夜景(世界三大夜景之一)、元町教會群及八幡坡散策
#23
白天的函館朝市,內衣 + 長袖 + 羽絨外套 ( + 圍巾 + 毛帽)
因為本人頭很怕冷也無法一吹到風,就會不舒服,所以冬天一定會帶毛帽。
【輕雪北海道】Day.2-1 函館朝市 - 新鮮漁貨,大嗑帝王蟹、超香甜哈蜜瓜
#24
薄型羽絨外套攜帶很方便,也很好收納,我買的是Uniqlo,不需要時可以放進收納袋,變成一小沱再丟入後背包,因為很薄,比較適合初冬或者當中層(保暖層)使用,溫度再下降,外面再加一層風衣,
小提醒:羽絨外套,不能跟毛衣一起穿,產生靜電,羽絨會被吸出來。
#25
五稜郭展望台,室內有暖氣,將 ↑ 上圖的保暖衣物都收到後背包裡,內衣 + 長袖
【輕雪北海道】Day.2-2 五稜郭,登塔俯瞰五星形城堡 & 好吃的哈蜜瓜冰淇淋
#26
洞爺湖,海邊又空曠很冷,飄一點點點雪,應該是3度左右,發熱衣 + 薄長版毛衣 + 大衣 + 圍巾 + 毛帽 +手套
【輕雪北海道】Day.3-1 從函館搭乘JR北斗線,前進洞爺湖 - 湖畔亭
發熱衣到底有沒有效果?
Ans:個人覺得效果有限,廣告號稱增加 3-7度 ?
沒有實際量過穿了後體感能夠增加幾度,但的確比一般棉質內衣保暖一點。挑選時記得一定要很 "貼身" ,才能隔絕冷空氣。
#27
小樽,0 - 3.6°C 發熱衣 + 薄長版毛衣 + 大衣 + 圍巾 + 毛帽
男生穿著:薄長T衣 + 刷毛外套 + Goretex外套(防風) + 圍巾 + 毛帽
如果有機會逛outlet,記得一定要在日本買毛料大衣,質料感又便宜。
【輕雪北海道】Day.5-1 雪中小樽散策,運河、舊手宮線
雪季該怎麼穿鞋子?
Ans:鞋痕很深的鞋子,能防滑防水最好。
登山鞋 / Timberland / 靴子,登山鞋應該不用另外介紹,Timberland 部份款式有防小雨設計,女生就選靴子吧,如果確定行程不會積雪,襪子厚一點,能保暖就好,雪積時怎麼辦呢?雪結成冰會滑,因此一定要挑鞋痕深才有抓地力,踩在雪地難免雪會積在鞋上,當鞋子濕掉、襪子濕掉,腳會很冷,很痛苦....但防水、潑水的鞋子也不是萬能,隨時也要把鞋面上的雪清掉,在雪季,便利商店有賣簡易冰爪,套上去就可以在雪冰上走路。
#28
穿Goretex外套的好處是.....隨時可以趴在雪地上XD
#29
照片中穿的是薄型長版毛衣,裡面配小可愛或發熱衣,穿起來很舒服,也很保暖。
【輕雪北海道】Day.7 包羅萬象新千歲機場 & 卡哇伊哆啦a夢空中樂園
#30
《 03/10-03/14 名古屋 1 ° - 14 °c 》
#31
冬天穿上外套看起來每天都穿一樣?
Ans:利用毛帽、圍巾配件讓每天看起來都像有換衣服!!!
我有朋友不喜歡冬天出國,每天包的跟熊似的,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照片看起來一樣,感覺自己好像都沒有洗澡換衣服。外套很笨重,不可能出國七天帶七件外套,只能從配件下手,仔細看我的照片,一趟旅行我會帶不同厚度的圍巾,拍人像,脖子一定會入鏡,就能營造出不同的效果。
另外,我也會購買不同款式的內搭褲(花色)或厚襪子配短褲,雖然腳不一定會入鏡,但是也是要美美的,厚版的內搭褲比起牛仔褲舒服很多。
合掌村,飄細雪,確定不會下大雪,就著一般的步鞋。
#32
大衣裡面都是這種很薄雪紡材質的衣服或者是薄襯衫。
#33
後背包出國旅行很方便?
Ans:衣服放後背包,伴手禮放後背包,行動電源放後背包,水壺放後背包......
不管什麼,就是丟後背包XD,除了行動方便外,行李箱塞不下的東西可以背上飛機 >///<
<跟團 > 在遊纜車上放一個大袋子,裡面有毛帽、圍巾、不同外套
< 自助 > 後背包,裡面同樣有毛帽、圍巾、保暖層、風衣,再使用壓縮袋減少空間。
#34
結論:不管天氣如何,記得「洋蔥式」穿著,就對了